业界观点
当前位置:首页 > 观点交流 > 业界观点

中房网:城镇化率65%后,可参考的四方面国际发展经验

发布于:2023-2-23 10:55:57  浏览:1318次

 2022年,我国人口总量自196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,城镇化率也仅较上年增长0.5%,为近三十年以来新低。

  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城镇化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,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,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需求增长仍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柱。

  为此,本次直播结合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经验,对现阶段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边界、增长动力和现阶段增长模式进行探讨。

  01

  乡村人口转移边界

  核心观点

  粮食自给率在100%左右,农村人均谷物耕地在5亩左右的德国更适合作为长期参考目标。

  与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65%左右的城镇化率虽有较大上升空间,可是考虑到中国乡村较高的老龄化比例,考虑到居住在乡村留守家人,部分业内学者认为中国实际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70%甚至更高,中国城镇化率发展将进入低速增长时代。但不论是从中国乡村人口结构,农业技术提升,还是对标国际发达国家来看,目前中国距离城乡人口转移边界仍有较大空间。

  1、乡村常住农民工超过1.5亿人,仍将是中长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

  目前中国乡村的实际劳动力人口仍有3.3亿人左右,其中1.5亿是未进城农民工。联系2021年相关数据变化可以看到,在青壮年农村常住人口减少的情况下,全国农民工总量仍在进一步上升,并且受限于疫情影响和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,未进城农民工的增量接近500万人,大于进城农民工200万人左右的增量规模,作为“城镇预备役”的未进城农民工规模增长明显较快。

3

  2、发展高标准农田提升粮食生产效率,解放更多劳动力向城镇迁徙

  党的二十大以来,中央多次反复提及,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特别提出要“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,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”。发展高标准农田,不仅仅意味着粮食产量的增加,意味着路网、田网的联通,机械化实施条件的改善,在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,将农村从劳动力不足的泥沼中解放出来,并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加速,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劳动力要素。

  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(2021-2030年)中,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10.75亿亩高标准农田,并改造提升1.05亿亩高标准农田。规划实施后,每年可增加粮食综合产能 1000亿斤左右,相当于目前1.3万亿斤粮食产量的7.6%,在保持粮食产量不变的前提下,理论上每年可解放1300万的农业就业人口,为新阶段下的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要素。

  3、对标发达国家、保证粮食安全,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边界

  考虑到保证粮食自给自足、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国策,对标部分发达国家2020年的农业生产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来看,还是粮食自给率在100%左右,目前农村人均谷物耕地在5亩左右的德国更适合作为长期发展目标。考虑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,假设中国人均谷类产量由2020年的465公斤达到500公斤,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,所需的农村人口也将较2020年减少2.2亿人,届时中国城镇化率水平约为79.4%。

3

  02

  经济增速波动的影响

  核心观点

  城镇化率的提高确实会影响经济增长,反之却未必。

  各国GDP增速水平与城镇化发展速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;对单一国家而言, GDP增速的变化不会导致城镇化率发展出现明显变化。

3


  典型如赤道几内亚和苏里南,2011-2021年GDP平均增速均为负增长,但是期间赤道几内亚城镇化率增长了6个百分点,城镇化率由67.5%增长到73.6%,而苏里南城镇化率却与十年前基本持平,维持在66%附近。

  2011年城镇化率63%,2012-2016GDP平均增速4.51%,期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0.79个百分点;2017-2019GDP平均增速3.4%,城镇化率年均增长0.72个百分点。在经济增速波动换挡的过程中,城镇化率发展速度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。


3

  再以和中国同属中高收入的南非为例,2011年城镇化率同样为63%,2012-2019年GDP一路下行,从2.4%下降至0.15%;但是期间城镇化率年增长为0.53-0.5个百分点,依旧相对稳定。

  由此,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,经济增速变化对城镇化率发展影响较小。

  03

  新阶段的发展速度

  核心观点

  就可参考的发展经验来看,我国城镇化率从65%增长到75%,大约需要17年左右。

  考虑到美国、英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早早达到了60%以上,考虑到时代发展因素的差异,这里选取了1960年以后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相关数据作为参考。

3

  中高收入国家的城镇化率增速下滑多出现在50%以后,并在50%-65%之间处于平台期,在65%以后再度进入下行区间,但在城镇化率65%-75%期间,仍可保持在年均0.6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。

  在城镇化率达到60%-70%时,典型中高收入国家城镇化率年增速降低为50%-60%时的七成。与中国同属金砖五国的巴西平均每年增长0.8个百分点。在城镇化率达到70%-80%时,典型中高收入国家城镇化率年增速降低为60%-70%时的八成。其中巴西平均每年增长0.3个百分点,较上一个阶段出现明显下滑。

  在城镇化率达到60%-70%时,典型高收入国家城镇化率年增长仍能维持在上一阶段的九成左右;当城镇化率达到70%以上时,这些国家城镇化率平均增速则迅速降为上一阶段的六成左右,典型如沙特、西班牙、芬兰年增长均降至0.2个百分点。

  就中高收入、高收入国家发展经验来看,城镇化率从65%增长到75%,大约需要17年左右。至于城镇化率达到75%以后,大多数国家均进入低速增长时期,就城镇化率达到80%以上国家来看,高收入国家平均耗费16.7年跨过这一时期,典型如德国城镇化率在2002年达到75%之后,至今城镇化率还未突破80%。

3

  04

  城际人口流动趋势

  核心观点

  城际人口迁徙持续,并进一步向大城市(群)集聚。

  在城镇化率达到65%以后,受限于单个城市的发展边界,虽然发达国家的首位城市城镇化率各有增减,但是从城市(群)的角度来看,人口还是在继续向大中城市集聚。就法国、日本、韩国、巴西等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,人口超百万城市的人口占比均是随着城镇化率发展而上升的。

  这意味着在城镇化率达到高位、进入缓慢增长期后,虽然人口的乡-城迁徙所有减缓,但城际人口迁徙仍在持续,并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。相对应的,一些中小城市则因为人口外流出现收缩现象,典型如美国五大湖铁锈地带,1960年以来人口收缩率超过了50%。

  并且在国家城市化发展水平达到更高位置时,大城市的人口集聚所带来的商贸、科研、教育、医疗等方面的优势,还将进一步推动大中城市人口占比的持续上升。即便是在人口高度集聚的日本、韩国,大城市人口占比也仍在持续上升。

3

  总结

  中国城镇化
发展空间预测和相关结论

  对标发达国家发展现状,长期城镇化发展目标80%较为适宜,我国城镇人口长期增量空间约2.2亿人。

  对2030年县级行政区城镇人口进行估算,就城镇化率变化推动人口增长的口径来看,全国城镇化率有望上升至70%以上,假定届时中国人口仍维持在14亿左右,城镇人口较2022年增量仍可达到8000万量级,相关住房增量需求达到30亿平方米。

  县域城镇化更利好大城市近郊,人口竞争依旧强者恒强,中国城镇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。


Copyright © 2018. All Rights Reserved.
绍兴市土地评估中心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地址:浙江省绍兴市延安东路505号,绍兴国际商务广场16楼 联系电话:0575-85151138

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807号 备案/许可证编号:浙ICP备14019735号 共浏览 3256086 人次 本站设计:耳東师兄 SEO综合查询
关闭